来源: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时间: 2025-09-30 16:50
为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车辆与自动化学院与比亚迪第十一事业部于本学期联合开展“工厂课堂”项目。近日,学院组织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24级学生前往比亚迪工厂,深入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生产一线岗位,通过“工学交替”方式,系统学习汽车构造全流程知识与技能。
9月29日,副校长刘越琪、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黄刚、车辆与自动化学院院长解福泉、学院党总支书记沈木燕、辅导员赵贝一行赴比亚迪第十一事业部走访调研。在企业相关负责人陪同下,校领导一行实地考察了现代化整车组装流程,深入学生实践岗位,详细了解学生的工作内容与生活情况,勉励同学们珍惜实践机会,提升专业技能。
2024级新能源汽车技术6班袁福城同学表示,“初入岗位时虽有些许不适应,但通过积极调整,目前已完全融入工作节奏。我负责汽车C柱的组装,能直观对比亚迪不同车型的设计特点进行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端正心态,以学习为目标,努力拓展专业能力。”
随后,校企双方举行座谈。企业方领导首先对校方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比亚迪近年来的迅猛发展趋势: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凭借“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已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与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销量持续领跑全球市场。他特别指出,第十一事业部作为比亚迪体系内的核心制造单元,主要负责品牌旗下仰望、腾势等高端及豪华车型的组装生产,代表了比亚迪最高的制造工艺与品质标准。他期待通过与广州华夏职业学院的合作,共同为行业孵化更多熟悉高端制造流程的专项人才。
解福泉在座谈中表示,本次“工厂课堂”是学院推进教学改革的一次突破性尝试。“这是我们首次与比亚迪这样的民族品牌头部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意义非凡。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学生在最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前沿实践无缝对接。”解福泉进一步强调,学院将全力支持此项合作,希望校企双方能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在学生的管理细则、在岗实践成果的学分认定、企业导师的遴选与激励等方面深度对接,确保合作实效。他恳请企业能为学生们安排经验丰富、善于教导的师傅,不仅要传授技艺,更要激发学子们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刘越琪在总结发言中代表学校对比亚迪为学生提供的宝贵实践平台表示感谢。随后,他提出了三点深化合作的希望:其一,科学定岗,希望企业能结合学生专业背景与成长规律,动态优化岗位安排与工作时间,确保实践锻炼与身心健康两不误;其二,悉心关怀,要求校方带队老师与辅导员扎根一线,密切关注学生思想与心理动态,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联动保障机制,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其三,长远规划,希望以此次“工厂课堂”为起点,共同构建一个“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赢”的产教融合新高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骨干。
座谈结束后,校方一行特意前往企业员工餐厅,与学生们共进午餐,亲身体验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就餐食口味、后勤保障等细节进行了进一步交流。
此次“工厂课堂”是车辆与自动化学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尝试。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也为进一步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车辆与自动化学院 赵贝、刘海琴